小众羽绒品牌坦博尔,品牌升级后冲刺上市

发布时间:2025-10-10 18:44  浏览量:1

近日,坦博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坦博尔”)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据了解,作为国产羽绒服的“老品牌”,坦博尔多年来默默深耕国内偏北方市场,因其产品物美价廉,一直被消费者们誉为宝藏国产羽绒服品牌。

不过,公司近年来频频亮相各大时尚活动。此次上市,公司以专业户外服饰品牌的市场定位亮相,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按零售额计算,坦博尔位列中国第四大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份额达1.5%。

同时,招股书中介绍的产品系列也一改“廉价”形象,将单价提至599至3299元的中高区间。这一系列品牌升级措施,揭示了公司怎样的战略野心?

鞋厂转型起步,默默无闻的小品牌

据了解,坦博尔的历史可追溯到1999年。当年,王勇萍、王丽莉夫妇投身企业改革大潮,并购了中美合资的青州青远鞋业有限公司。此时也恰好是中国羽绒服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恰逢当时苏北一家行业排名前三的羽绒服厂遭遇经营困境,两人便吸纳了苏北羽绒服厂300多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转身进军羽绒服行业,并于2004年成立了青州市坦博尔服饰有限公司。

从时间上来看,坦博尔的创业起步时间并不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就只在山东和周边市场活跃。

根据此前于新三板披露的数据显示,坦博尔的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华东地区。2016年公司来自于上述地区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6.18%。其余地方主要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在中国南方市场几乎没有知名度。

网上的评论中,消费者对坦博尔的印象普遍是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等正面评价。然而,更多的消费者则表示从未听说过该品牌。这也反映了公司的产品客群主要为对价格敏感的经济型用户,品牌的溢价较低。

而在竞争本就激烈的羽绒服市场中,低价产品往往很难建立良好的品牌认知。尤其是央视曾曝光过国内羽绒行业以“丝”代“绒的”产业乱象,更加剧了廉价品牌的生存和信任危机。

有迹象表明,公司或曾经历过一轮规模收缩。根据此前坦博尔公司的官网介绍:其在中国北方地区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线下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

然而根据最新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不同地区设有568家常设线下门店,其中包含257间线下自营门店及311间分销商运营的门店,及100家在线自营店铺。按此数量看,实际门店规模仅相当于此前官网显示门店数量的60%。

转型户外赛道,发力中高市场

因此,公司近年来持续重视品牌形象塑造,推出高端产品系列,拔高品牌价值。并牢牢抓住户外运动风靡的风口,扩展户外运动市场。

据了解,坦博尔自2023年起开始密集举办品牌活动。2023年9月,公司首次在上海举办了品牌大秀,10月请来孙怡担任品牌大使。连续两届参与中国国际时装周,并接连邀请?黄轩、?周也和钟楚曦等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

去年7月,坦博尔将总部搬迁到新园区,并在此举办了品牌创立25周年的大秀。2025年,公司又跨界亮相国际风筝会,携亿角鲸科考团队共赴格陵兰岛,进一步塑造品牌形象。

产品方面,公司自2022年推出千元以上的顶尖户外系列,同时运动户外系列和城市轻户外系列也推出了最低599元的产品。

门店方面,公司自2024年5月力推其“户外形象店”,相继在邯郸、武昌、西安、潍坊、淄博落地门店,并在同年10月初宣布将在17省同时开出140家新店。

研发方面,公司又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建立“极寒实验室”,为专业户外服饰性能测试与验证(包括保暖、防风和防水)提供科学保障。目前,公司专有技术组合主要包括提供双重防水透气功能的微孔薄膜技术、利用蓄热反射原理提供透暖科技蓄热里料,以及具有纳米级孔隙结构兼顾轻量与隔热。

这一系列调整展现出公司两大转型方向,一是从走“性价比”路线转向中高品牌战略,二是从羽绒大类转向户外服饰细分赛道。

在这种组合策略下,公司的业务规模有了明显的增长。2022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32亿元、10.21亿元、13.02亿元。2022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3.35%。期内利润分别为0.86亿元、1.39亿元和1.07亿元。

进入2025年后,业务增速更为迅猛。截至2025年前6个月,公司的营收为6.58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加85.03%;期内利润为0.36亿元,同比增长205.61%。

其中,线上业务成为最主要的增长引擎。2025上半年,公司线上渠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8.5%。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在线零售额计,坦博尔为中国十大专业户外服饰品牌中在线零售额增长最快的品牌,较2023年增长80.3%。

同时,顶尖户外系列和运动户外系列两大产品也逐步成为公司新的业务支撑。两者对公司业务的贡献占比从2022年的17%,增长为截至2025上半年的31.4%。2025上半年的顶尖户外系列和运动户外系列收入规模同比增加873.19%和124.32%。

品牌升级路阻,库存持续高企

不过,品牌拔高之路并不好走。首先,坦博尔业务的基本盘仍是“廉价”羽绒服产品。

根据招股书披露,目前对公司营收贡献最多的城市轻户外系列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约70%。其产品均价在400元以内。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显示,200-500价位的羽绒服产品仍属于最低价格的一档。

因此,如何巩固公司的老用户品牌粘性,实现这一群体的消费升级非常重要。

其次,公司在业务规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出现的闭店、库存等试错成本越来越高。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目前门店数量虽然以每年50家左右持续扩张,但因经营不善关闭的门店数量也越来越多。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分别终止了5家、10家、32家及25家常设线下自营门店。公司称:主要反映其积极优化常设线下自营门店网络的举措,即关闭品牌呈现方式及盈利模式不符合长期发展最佳模式的门店。

经销商方面,则分别终止了42家、27家、83家及38家线下分销商的合作,以及关闭、、13家、27家、59家及39家常设分销商运营的线下门店。公司称:其自2023年起专注于与那些展现出强大销售能力和稳健渠道发展能力的线下分销商合作。这一更高的标准促使我们采取了更为精选的策略。

同时,2022年至2024年,坦博尔的存货期末余额分别为3.33亿元、2.57亿元、6.93亿元,其中2024年存货余额同比增幅高达170.2%。存货周转率从2024年同期的0.5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41,应收账款周转率从3.31降至2.99。而库存则是对羽绒企业最大的利润挑战。

此外,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也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

纵观市场上的各大知名羽绒服或户外服饰品牌,大多历史悠久且市场定位鲜明。例如成立时间超70年的Moncler和加拿大鹅普遍强调其鹅绒原料的血统,突出产品的奢侈属性;波司登频频亮相海外活动,以国际视野立稳“国产一哥”地位。

其他国产品牌中,鸭鸭抢占“国民羽绒服品牌”的定位;罗宾汉试图以“羽绒时尚基本款”强化消费理念;高梵主打“黑金鹅绒”概念抢占高端市场。

反观品牌建设刚刚起步的坦博尔,不仅产品品类杂,价格跨度大,同时也缺乏鲜明的市场定位或品牌故事。

因此,公司是否能打破市场印象,实现品牌的华丽转身,仍需等待时间的验证。